退租时发现合同违约金“过高”,租客该如何维权?

2025-01-03    点击:

在签订租房合同时

大部分人并不会仔细查看内容

若在租房合同中存在对承租人明显不利的条款

身为合同一方当事人

面对合同相对方索赔的高额违约金

该如何维权呢

案 情 简 介

小韩是一名大学生,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便从某房产经纪公司承租了一处房屋,合同约定房租为每月1070元,保证金为1个月的房租。

合同中约定如逾期支付房租,则每日加收季度租金的5%为滞纳金,也就是说,若逾期支付房租,每天就要额外支付1070x3x5%=160.5元的滞纳金。

由于房屋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小韩在承租了该房屋3个月后,便与房产经纪公司协商解除了合同,经过结算,由于小韩在承租房屋期间出现了逾期3天缴纳房租的情况,于是房产经纪公司便在退还小韩保证金时,扣除了3天的滞纳金共计481.5元。

事后小韩越想越不对劲,便一纸诉状将房产经纪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房产经纪公司退还扣除的滞纳金。

 

法院调解·

开庭当日,小韩和房产经纪公司均按时出庭应诉,在庭后的调解阶段,承办法官对双方进行了充分的释法说理工作。

对于小韩而言:

作为房屋承租方,应积极履行己方义务,按时支付房屋租金,出现延迟3天支付房屋租金的情况,属于违约在先,依法应该承担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

对于房产经纪公司而言:

虽然有要求小韩支付违约金的权利,但违约金的数额不能过分高于小韩逾期支付房屋租金给其造成的损失。根据合同约定,每天160.5元的滞纳金确属于“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经过法官的耐心疏导,房产经纪公司表示同意退还小韩扣除的部分滞纳金400元,小韩表示同意后,本案调解结束。

 

法官有话说 

违约金具有“补偿为主、惩罚为辅”的属性。约定违约金的主要目的在于填补守约方的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而非使合同一方当事人因合同违约行为而获利。在商事活动中,双方签订合同往往都会约定违约金条款。是否约定违约金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和协商结果,由当事人自行决定,并非合同中的必备条款。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五条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人民法院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或者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予以适当减少或者予以增加;若一方当事人恶意违约,又提出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减少违约金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律师有话说

违约金的定义

违约金,是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时,按照合同的约定,为其违约行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违约金一般分为惩罚性违约金和补偿性违约金,两者均属于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

在数额限制上,当事人约定违约金的,按约定支付违约金,但存在过高于损失需要适当减少或过低于损失需要适当增加时,计入担保范围的违约金应当以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最终确定的数额为准。

违约金的标的物通常是金钱,但是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违约金过高的认定标准

根据《合同法》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违约金的设定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具体来说,如果合同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违约金过高的调整方法

在确定违约金是否过高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替代交易的难易程度等。法院会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作出裁决。‌